这是一只不太勤快的小胖子的发牢骚的地方

从战狼2看中美文化差异

最近笔者和朋友一起去看了《战狼2》这部电影,总体来说,战狼2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无论是从人物、剧情或者是表达的情感上笔者能找出的槽点很少。其中每一个镜头,每一个人物都几乎恰到好处的支撑起来一个恢弘的情感背景。导演用心之深,让笔者很佩服。

从人物上来讲,战狼里面几乎没有哪一个主要角色能够在被剪辑掉之后不对剧情产生影响的,而吴京扮演的冷锋是整个电影的线索和灵魂性人物。他被放逐,尔后自愿接受任务,穿越战火和封锁,最后救援了身陷囹吾的那些人们。同时小人物的安排更是无可挑剔,无论是导致冷锋坐牢的地痞、超市里摇摆不定的超市老板还是工厂里目光短浅、自私自利的管家,在他们的衬托下,冷锋的爱国精神显得格外的高大。于是笔者可以下这样的一个结论,那就是《战狼2》这部电影在人物上的塑造可以说是成功的。

从剧情上来说,《战狼2》不像是一部商业片,它并没有像很多电影一样给出一个Happy Ending。龙小云死在边境的欧洲雇佣兵手上,陈博士在医院中被枪杀,冷锋不知道有没有和Rachel医生在一起,冷锋没有把所有的中国人一个不落的带回来,有些的还是死于交火或者是单方面的屠杀下,结局只是最终所有幸存的人都回到了中国的舰艇上,成功地远离战火。《战狼2》没有迎合时下的商业片的一般走向,更像是时下电影中的一股清流。

从情感上来分析,吴京通过剧情、人物的交织,通过冷锋这个人物以及其串起来的一系列角色之间的故事,表达出了对于祖国的归宿感,尤其是影片的高潮部分,冷锋等人那种炽烈的爱国情怀令人潸然泪下,泣涕之余,心中的爱国之情也会随之点燃,恨不得自己手中有枪有武器,能够冲上去与雇佣兵和红巾军搏斗,为所有人求得一份生存的希望。

回到正题,这不仅仅是一篇影评,笔者想通过《战狼2》这部电影的铺垫,来简单聊聊中美文化差异,尤其是英雄文化的差异。

通过观察近年来的电影潮流,笔者认为,中国普遍塑造的英雄形象是“人”的形象,是“可达到的”,近年来中国电影中,成龙、李连杰、王宝强和吴京等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直接和英雄两个字挂钩的。以《战狼》为例,这部电影中所塑造的英雄是冷锋,而在推手和潮流的作用下,人们会下意识的认为影片中的冷锋就是吴京,成龙、李连杰和王宝强等,诸如此例。

而反观美国,主流上无论是漫威或者DC公司,在制作英雄电影时塑造出来的英雄是“神”的形象,是“不可达到的”,美国影片中的英雄是所谓的超级英雄,他们有的来自外星,有的是地球本土的居民,但是通过某种奇遇获得了超能力,人们能够很清楚的认识到是演员扮演了这样的一些超级英雄。无论是超人、蝙蝠侠,还是美国队长,黑寡妇等,都不是活生生的人,只是一些让人崇拜的形象而已。

在这样的差异下,对比可见:首先,中国的英雄是会受伤的,他们与普通人一样,会被伤到,会流血,会需要医院,而美国英雄几乎不会受伤,或者说不会像正常人一样受伤,他们如果受伤都是千奇百怪的伤,此处不再赘述;其次,从对立面来说,中国的英雄的对立面一般是某种对中国本身的社会安定和民族发展势力,而美国则是某种来自外星或者异世界的势力;最后,在中国,人们能够对英雄提出要求,比如说,吴京地震要捐款,成龙要管好他的儿子,诸如此类,而在美国,人们也可以要求扮演那些英雄的演员捐款,但是他们并不是要求他们的英雄美国队长等来捐款。

于是,中国的英雄文化和美国的英雄文化产生了鲜明的差异,差异的根源在于所塑造的形象不同,塑造的形象不同源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历史的不同,中国的文化要求以人为本,而美国的文化更加的自由,更加的开放,仅此而已。


评论
热度(1)
© 光之山川 | Powered by LOFTER
回到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