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只不太勤快的小胖子的发牢骚的地方

《敦刻尔克》:战争?还是活下去?

看完敦刻尔克之后我补充了大量的史料,也浏览了很多人写下来的观后感,我发现我和他们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敦刻尔克是一部很不诺兰的电影。

首先,相比较其他诺兰的电影,这一部《敦刻尔克》似乎故意不让观众沉迷到电影中去。影片分为三条时间轴,其中第一条,是普通士兵在敦刻尔克海滩上挣扎而无奈的一周。一个白白净净的小伙子,为了生存,顾不得体面,也无所谓整洁,一直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为了回到仿佛近在咫尺的英国而努力着。活下去,是他唯一的信念;第二条,是船长道森先生在海上的一天,英国某个海边城市的普通船长道森先生,在收到征召后,带着他的儿子和一个叫做乔治的小伙子,从英吉利海峡出海试图为困在敦刻尔克的士兵做点什么,他们救了一大批落水的士兵,其中乔治因为意外死在了船上;第三条是被派出来掩护撤退的三个飞行员的一小时,他们奋力与敌人的空军作战,有人落水,有人牺牲。三条时间轴就如快慢不同的三辆列车,轰轰烈烈的驶入了同一个车站,经过收束后到达影片的终点。在这样的时间线构成下,画面一直在三条线中间轮流切换,转换的越来越迅速,作为观众没办法带入到具体的角色中感受当时敦刻尔克的人们内心的感受。相比诺兰以往的那些从一而终有清晰的主角和配角的电影,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很不诺兰的。

其次,这部电影的音乐十分的密集,从开头到末尾,除了极个别片段剧情需要,其他时候背景音乐都可圈可点。当每个人都渴望活下去的时候,当时间非常紧迫的时候,当敌军的飞机近在咫尺却始终打不中目标的时候,背景音乐在无声无息间就侵入了观众的心里,不知不觉间让观众和渴望逃亡的士兵一样屏住了呼吸,心脏急促的跳动,当在海滩上的英国军人终于迎来来自祖国的民船救援的时候,庄严而恢弘的交响乐瞬间击破观众紧张的心弦,那一瞬间,终于我们能够感受到士兵们回家的渴望,激动,感激种种交缠在一起的复杂情绪,看到长官的微红的眼角,刹那间竟是忍不住要泪下沾襟。而在士兵回家的火车上,死里逃生的士兵枕着毛毯安然入睡,一瞬间寂静下来。《敦刻尔克》的背景音乐单独拿出来并不出彩,但是在巧妙的组织下,它们把情绪传递给了观众,代替了原本情节和人物所起到的作用。

最后,这部电影有人物,但好像也没有人物。你仿佛能记得那个脸色苍白的英国士兵,那个埋葬了英国士兵的“吉布森”,那个道森大叔和少年们,那个指挥撤退的上校,那两个飞行员,金发的和栗色头发的,还有那个白色高领针织衫的,还有呢?由于统一的军装和刻意的模糊,这部电影虽然有那么多的人物,却没有几个特别典型的能够让观众回想起来的,甚至不知不觉间你都会模糊掉他们,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为了国家的精神,和要活下去的信念。我记得有一个词叫做“群像”,那么这些苍白的,渴望活下去的面孔,就构成了一个“群像”。是了,这部电影是一部群像电影,多线索,多任务,模糊却又有着共同的特征。

诺兰的祖父曾经在英国空军服役,并最后在战争中牺牲,他所懂得的敦刻尔克精神与教科书上的敦刻尔克精神并不是一码事,这也许就是这部电影不诺兰的原因。小人物也要活下去,就算在逆境中,就算条件再艰苦,也要挣扎着活下去。这就是敦刻尔克的精神和信念。


评论
热度(7)
© 光之山川 | Powered by LOFTER
回到顶部 ∧